漳州市住建局:解码绿色建筑 共享低碳生活
文章出处:未知 人气:发表时间:2025-05-06
绿色建筑的定义
绿色建筑,指的是在全寿命周期内,节约资源,保护环境,减少污染,为人们提供健康、适用、高效的使用空间,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。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、高效、经济、环保、集成与优化,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、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,同时实现高效率利用能源、低限度影响环境,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。
绿色建筑的内涵
绿色建筑不仅是技术革新,更是一场关于“建筑如何与自然共生”的哲学实践,追求人、建筑、环境三者的动态平衡,其核心内涵体现在以下维度:
从选址设计、施工建造、运营维护到拆除回收,绿色建筑在每个阶段都践行“减碳法则”;
向自然学习,与自然环境亲和,用科技重现生态智慧,实现和谐共处、永续发展;
突破“遮风挡雨”的基础功能,重塑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;
数字与自然的“共生智脑”,用物联网、AI技术搭建“建筑神经系统”。
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史
中国绿色建筑的探索始于建筑节能
1986年,我国发布首部《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,提出节能率30%的目标,开启了建筑节能的规范化进程。1999年《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》发布,这是我国首次以法规形式推动建筑节能。
21世纪初,绿色建筑从概念走向制度化
2005年,《绿色建筑技术导则》发布,明确绿色建筑技术路径;2006年,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正式实施,填补国内评价体系空白,成为行业里程碑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绿色建筑发展进入爆发期
2013年《绿色建筑行动方案》提出“十二五”期间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;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超50%,《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》明确“到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70%”目标;2021年1月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《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》,对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作出规范,推动了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;2022年6月《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》明确“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,到2025年,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,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%以上,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达到一星级以上。”
近年来,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,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,住宅健康舒适性逐渐提升,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创建活动,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。目前财政补贴、容积率奖励、绿色金融等政策持续发力,将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新建项目高标准落地。同时,随着光伏建筑一体化(BIPV)、装配式建造、低碳材料、BIM技术、智能运维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,将加速建筑“低碳化”与“智慧化”。
从节能标准到生态城市,绿色建筑的每一步跨越,都凝聚着政策引领、技术创新与全民协同的力量。展望未来,各级住建部门将继续完善标准体系、强化技术支撑、推动普惠共享,让更多建筑“绿起来”、城市“活起来”、生活“美起来”。(来源: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)
博悦佳轻质隔墙板咨询热线:400-013-9278 、 18071719278(施先生)。
上一篇:打造韧性城市!四川拟这样做→
下一篇:国家标准执行在即——各地多措并举打造
同类文章排行
- 温馨舒适装修,选材就选隔墙板
- 轻质隔墙板生价格低而且安装后不变形
- 轻质水泥发泡隔墙板比其他墙板好在哪里?
- 未来6年我国绿色建筑将大幅度上升
- 要想行业改革做的好 发展绿色建筑材料少不了
- 建设美丽中国,绿色建筑大有可为
- 广东惠州绿色建筑“爬坡迈坎”,加速提质奔向
- 有了轻质隔墙板,老板再也不用担心我们的工作
- 专家建议深挖建筑领域节能潜力
- 湖北宜昌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
- 绿色建材下乡试点扩容:提振建材市场,促进绿
- 墙板建筑工程知识:下凹式绿地面积大于等于5
- 江西着力构建 “数字住建”平台
- 发展装配式建筑 重庆打造现代建筑智慧产业园
- 宜昌首个原位3D打印双层建筑月底完工